文/黃豐坤
這一周的輪組工作輪到香燈組。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天還未亮,大雄寶殿內已看見香燈人員忙碌的身影,正準備早課課誦事宜。從準備供飯供水、排經書和拜墊、上香、點燈、平爐、調好麥克風音量等,一切都馬虎不得。其中平爐和上香對我而言是非常挑戰的。平爐過程中,必須一心不亂,摒除雜念,平出來的香灰才會整齊。如何把香支插得間距一樣、直挺挺的,也是一門學問,因爲這會反映出自己當下的心境。此外,打起床板也是高難度挑戰之一。不但講求力道、打板位置的準確度、節奏性等因素,打出來的聲音要洪亮、厚實,才能夠把大衆從睡夢中喚醒上大殿做早課。
每天的晨鐘暮鼓也是吸引我的地方。其用意除了作爲寺院作息規律、行事報時之器,更有警惕與自勵精進之用。寺院的一天始於鐘聲,也止於鐘聲。早晨先叩鐘三陣,每陣三十六下,總計一百零八下;而後擊鼓三陣,沉穩的鼓聲緊慢相參,宛如春雷之驚蟄,迴盪於四周。晚間則先鳴鼓三陣,後敲鐘三陣。鐘聲先緩後急,警策大衆寤寐之際,仍需保持警覺,切莫昏昧懈怠。
《普賢警眾偈》寫到「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衆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佛學院生活就是這樣每天精進不懈。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