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志遠
「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不是口號,而是貫徹星雲大師一生的「四給」精神。大師認為佛光山是給出來的。細讀星雲大師的事跡,我常被細節感動,而開始對「給」的奧義心生嚮往,卻是霧裏看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直到我報讀佛學院,才開始窺視一二。
有一次,我們跟隨院長覺誠法師到印尼弘揚佛法。早課時,佛學院同學帶領約五十位印尼籍佛教村教師唱誦《普門品》。隨後院長慎重地提醒道:「你們唱普門品他們聽不懂啊,我建議明天唱印尼語的心經吧。」同學們只好忐忑地拿著法器步入大殿,意外的是教師們深受感動,全程投入唱誦印尼語《心經》,最終莊嚴地圓滿早課。院長的提醒讓我想起大師常說的「我還能為你做些什麽?」。原來當一心一意想要去「給」的時候,我們更能體會別人的需要,甚至能超水準發揮幫助別人,結下善因好緣。
另一次,學長帶領我們准備結緣品。大夥兒忙著包裝,學長卻一籌莫展。原來他想送的《人間福報》數量不足夠。我心想:「不就是報紙嘛,科技時代還有誰會看啊?」在學長的堅持下,我們問遍了東禪寺各單位,卻還是少了十份。正打算放棄時,一位法師笑嘻嘻地為我們找來了十二份《福報》。這時學長才說:「我只在想一件事,就是要讓每位訪客把「福報」帶回家。」我深受感動,不是為了一份或許永遠不會被翻閱的報紙,而是一份想要「給」別人的信念和堅持。
耳濡目染下,我似乎體會到「給」的力量。佛學院結業後,我投入了全新行業。一竅不通的我堅持了三個月,總算與第一個新客戶合作,簽下頗大的訂單。這項合作緣起於一個不起眼的細節。當時我組織一個工作坊,透過電話邀請素未謀面的潛在客戶。雖然活動地點在市中心,但我想好好接待所有訪客,略盡地主之誼。於是人生地不熟的我便查詢了行車路線及停車詳情,提前發給訪客;活動前在大樓大廳恭候,親自引領訪客抵達會場。沒想到客戶對此「理所當然」的安排印象深刻,覺得受到重視,從而促成接下來的合作。
《華嚴經凈行品》雲:「佛子,若諸菩薩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其實「給」就像是個「開關」。生活中所有一切事物都不是理所當然的,當我們用心觀照眾人的需求,誠心提供相應的協助,這份善念無疑會開啟一段段善的連接與循環,從而開啟了無限的可能性。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