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顏秀佩、黃巧媚
攝影:陳麗璇
東禪佛教學院同學於6月17至20日,在教務長妙豪法師及有宗法師的帶領下,前往南馬區進行兩天招生之旅, 並北上漁米之鄉適耕莊禪凈中心參學、 參訪熱浪沙灘和稻米工廠。於6月30日, 一連3日,同學們也分別在吉隆玻冼都禪淨中心、八打靈佛光文教中心、「愛我青年」三好學佛營講習會及馬來西亞佛光山第29期雲水禪心生活體驗營,招生宣講 。
同學們使出自身法寶,以自彈自唱,手語表演,Q&A,講故事,心得分享,成果報告等向佛光e樂園的青少年,共修會的信眾、義工、讀書會的會員, 青年團成員,雲水禪心的營員,推廣佛學院教育,觸及人數逾500人。
新馬寺住持如彬法師表示招生就像播種,把善種子種在對方心裡,等待因緣成熟。新山禪淨中心如頤法師讚歎同學的學習,鼓勵信眾把孩子送往佛學院,增長品德教育。東禪寺副住持滿慧法師在馬六甲座談會上表示學生們在學院自主學習亦有生活訓練,充實多彩,歡迎青年們前來體驗學習。
在適耕莊禪凈中心,依量法師分享了興建新道場及學佛的因緣 ,也提到佛學院是修煉的道場,經過磨練才能改變自己,要成鐵成鋼就看自己的決心。同學從法師的身上學習到發願的力量。佛光文教中心當家知平法師亦分享佛學院的自覺教育,鼓勵青年前來就讀改變自己。
招生心得
招生宣講 學習弘法
文/黃巧媚
身為佛學院的學生,外出招生讓我們學習如何弘法,依照不同人的年齡背景,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讓大家認識佛學院。除此,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所謂的「四威儀」也是在弘法,大家看到我們的行儀都心生歡喜。
又一次超越自己
文/莊偉敏
平時拿著麥克風都會手抖的我,在柔佛巴魯禪淨中心上臺分享時真的很緊張,但這是成長的一部分。很高興我又一次超越了自己。
發願要持之以恆
文/邱崇濟
印象最深刻的是依量法師對我們的開示「發願及願心」。發了一個願,持之以恆的堅持,總會有因緣推著你前進,達到目標。過程中總會有阻礙、磨難,但只要堅持原則,總會有好的結果。
學習堅持的毅力
文/梁家傑
聽到依量法師分享自己花了近20年努力也要在適耕莊成立新道場,這份堅持和毅力讓我深深佩服。我發願自己要學習堅持,把佛學院所學應用在生活中,提升自己。
讓青少年多一個未來選擇
文/尤金婷
臨時被安排要和一群14到15歲的青少年交流,讓我們必須在短短的時間裡想出方案把佛學院介紹給這班年輕人。在同學們集體創作下,我們成功讓青少年們認識佛學院,讓他們在未來人生方向中多了一個選擇。
抓住機會 手抖也要分享
文/黃文豪
與青少年交流時,我分享了自己在佛學院所學到的知識及改變。起初還很緊張,手在抖,但我知道這是個難得的機會,便開始盡情發揮,把在佛學院所學及佛法的可貴表達出來,希望跟我一樣迷茫的青年能認識佛學院。
發現自己 體諒別人
文/莊偉銘
與依量法師交流接心時,法師提到一個我經常犯的毛病,就是容易針對或放大別人的小問題,因而起嗔心、煩惱。我發現自己這樣一直煩惱也不是辦法,發願不再評論人家的不是,體諒大家背後的苦衷。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