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難忘 印尼婆羅浮屠參學

撰文:羅雪羚   張利平

攝影:陳恩淞   楊珍珍

 

效法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東禪佛教學院除了在課堂上學習理論知識,出國參學也是學院的課程之一。7月1~15日東禪佛教學院12位同學在院長覺誠法師及學務長如音法師的帶領下,到印尼中爪哇展開為期半個月的參學之旅。

此次參學,除了參訪世界文化遺產的婆羅浮屠佛塔、印度廟,學院也安排了一系列課程,讓同學們瞭解印尼佛教的發展及民俗風情。其中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承辦佛教村教師研習營,給印尼佛教村老師們帶去人間佛教多元的教學方式,最後寄宿佛教村體驗農耕生活。

過程中,同學們千百億化身,承擔了行前的準備工作,如行政、教務、行禮、總務等工作,到了印尼(GVR)觀音禪院負責三餐典座、行堂、香燈、善後、活動、禮品、攝影、文宣、醫療等。15天的參學,從零開始,從無到有,一切都是身教與境教最大體現,都是一種殊勝的學習與體悟。

 

找到人生應該突破的大方向

文/謝靜安

這15天對我來說是難忘的,我學到了非常多東西。在佛教村ibu baba帶我到咖啡園採收咖啡豆,然後進行暴曬、烘烤、磨碎變成咖啡粉,院長說一個人要變得強大也要經歷這些過程。賢淨和賢教法師給我們上了印尼佛教史,瞭解到原來印尼有很多的寺廟,其中婆羅浮屠是世界最大的寺廟,不由得感歎我們眼前所見的宏偉勝景,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由一點一滴因緣成就而來的。其中,印像最深刻的是男眾同學負責典座時,我因為生一點小病沒有幫忙善後,後來老師的一番話終於把我點醒,讓找到人生應該突破的大方向。

 

走出去  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文/陳頤琪

印尼的參學告訴了我們,學習不一定要在學校裡,走出去學習會有不一樣的體驗與收穫。 在佛教村看到割稻穀、打穀到去殼的過程,感受到了農民每天種植的辛苦。農耕和米飯真是得來不易,粒粒皆辛苦啊!幸福的我們,不要忘了農民的辛苦付出,要記得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學會說話   是此次參學最大的功課

文/範喬翡

15天的參學旅程有苦有樂,印象深刻的是在這過程中要「鍛煉」自己的語言能力。這次參學印尼線上佛學院IDZI學生也全程跟隨我們一同起居。語言癡呆的我,被老師安排和印尼同學一起行堂!在雞同鴨講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在用詞上有很大的問題,如何精准表達我想說的話,這是此次參學最大的功課之一。

 

越忙越要輕描淡寫

文/謝錦霖

在參學的這段時間,我深刻體悟到,如何在越忙的時候越要輕描淡寫。我發現大家在很忙的時候都很容易著急,加上經常晚睡早起。看到大家做的那麼辛苦,瞭解到需要團隊的力量。所以在接下來的時間我會好好努力學習讓自己進步。

 

發願做佛教先鋒

文/曾凱倫

在參學期間,除了能夠聆聽法師們講解當地的佛教史之外,也有幸參與印尼佛羅浮屠佛教村教師研習營,在桌遊環節帶領中,瞭解到教師們大部分都來自偏遠山區的佛教村,為了學習佛法,不遠千里來到觀音禪院,打從心理感到敬佩。希望未來能看見他們在這片土地上把佛教弘揚,自己也在心中發願,將來要做佛教的先鋒。

 

對苦樂有了新的理解

文/李鈺萱

此次在印尼,跟著老師走訪各個地方、也參觀了婆羅浮屠佛塔。除此,也有幸被安排在佛教村度過兩天一夜的簡單生活,讓我有種回歸自然懷抱的感覺。

從整個體驗農民的生活,反觀人性、對苦樂有了新的理解、這或許只是我自己探索的一種理論:「原來有時候樂是要透過苦才會感覺出來的,苦樂是一個輪回的齒輪,當苦到極點,一種快樂自然會噴發出來。我相信苦的盡頭會有樂出現。」

 

心態有了很大的變化

文/陳俐潔

這趟參學之旅讓我心態有了很大的改變,不論是在婆羅浮屠還是在佛教村,都讓我對印尼佛教有了很不一樣的認識。印尼人雖然信奉佛教的總人口並不多,但從這幾天的瞭解可以看出他們對於佛教的虔誠,想守護與復興佛教的心。這次教師研習營的老師們都很年輕,很感動和驚訝的是,他們在上課時眼中透露出那種求知若渴的心,讓我感到深深慚愧。生活在佛教易求的環境下,反而沒有好好珍惜。

 

傳處每一次的感動

文/羅雪羚

15天的參學,有笑有淚。很多的白天與夜晚對著文稿,常常要花很多的時間才能寫好一篇文稿,如何在短時間內寫出一篇令人感動的文稿,確實是很大的挑戰。期許自己不斷學習、改進,有一天能夠快速精簡地傳遞每一次的感動。如音老師說過,當講話變成工作,要有實際經歷才能激起共鳴與感動,我想文字撰寫亦然。

印尼線上佛學院和東禪佛教學院學生合影于婆羅浮屠前。
覺誠法師帶領學生們于婆羅浮屠佛塔禪修靜心,感受千年佛塔帶來的啟示。
參觀婆羅浮屠佛塔后, 大家唱誦《心經》感恩為保存佛塔付出的一切眾生。
覺誠法師帶領大眾用中印文唱誦早晚課。
覺誠法師帶領佛光人與村民在Sembong道場誦持心經迴響,讓佛法在村莊代代相傳。
東禪佛教學院學生們除了去參學,也將大師的墨寶送到家家戶戶,雖遠千里,讓大家也能感受到大師的祝福。
覺誠法師為Kemiri觀音寺信眾灑凈,祈願佛法如甘露滋潤每個人的心田。
東禪佛教學院學生們到村莊曾送佛光禮包,為鄉村孩子送上人間佛教的關懷。
寄宿家的爸爸媽媽熱情準備晚餐,將家中最好的食物與學生們分享。

適逢稻米豐收之際,覺誠法師帶領大家下田體驗代代相傳的打谷經驗,真實感受粒粒皆辛苦背後的汗水。
新馬寺行政當家妙森法師為學生們上【生涯規劃】課,讓同學們思考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生,才不會隨波逐流。
在鄉村教師研習營上,東禪佛教學院與印尼線上佛學院學生分組討論印尼佛教未來發展的可行性。
在鄉村教師研習營上,邱淑芬師姑教導大家彩燈刻畫,教師們專注雕刻心中的婆羅浮屠佛塔。

Check Also

雲水禪心生命體驗營 專注力啟發生命智慧

文/方暄淇、姚穎慧 圖/馬子荃 …

Transla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