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杜欣煣
正值我高中即將畢業的那年,母親不停地在我耳邊說:「如果你想要到國外讀大學,那就必須先進入佛學院完成9個月的課程。」一開始,我想母親說久了應該會忘記這件事,所以不以為然。但時間越接近,她就不斷地提醒我去報名。就這樣,我順著母意,在考完SPM後,報讀了佛學院,展開了佛學院生涯。
報到的第一天,同學都在忙著準備「愛我青年」佛學營。我以為只有我一人是插班生,沒想到還有3位同學也是結束SPM考試後才進來佛學院。 有了同齡的同學相伴,心中頓時放心許多。
起初,讓我不適應的是要聽著打板聲、鐘鼓聲起床;睡著硬硬的木板床;不能有過多的寢具,只能有一個枕頭和一張被子。我心想這要怎麼睡啊!久而久之也就慢慢習慣了。佛學院生活既充實又有趣,每天規律的生活作息,讓你想偷懶都沒辦法。因為時間一到,生理時鐘自動開機。
佛學院的生活無憂無慮,不愁吃穿,每天都過得充實自在。擁有了與自己心靈對話的時間,習慣每晚上沉思靜坐,提醒自己如何把每件事情做得更好。簡單的生活中, 更加容易滿足,也感受到快樂不需要很多物質的點綴。
佛學院畢業之後,我決定留在東禪寺滴水坊任職一年,讓自己有充裕的時間思考接下來的升學方向。任職期間,發現自己對於烹飪有濃厚的興趣,所以決定申請佛光大學的健康與創意蔬食學系。身邊的親人、朋友得知後都感到驚訝,也有很多疑問,大家似乎對這個科系感到陌生也充滿著好奇。
回顧大學生活與社團生活,很慶幸當初自己有報讀佛學院,因為佛學院教育主張生活教育,時刻觀照自己,督促自己,讓自己在大學生活裡,所遇到每件事情、挑戰都懂得隨遇而安,安住身心,不急不躁的面對。也相信每件發生在我身上的事, 必定是有原因的, 是給我挑戰與突破的。
當時身邊的朋友總是會問:「為何你面對任何事情的發生都能不慌不忙,面帶笑容的處理呢?」我想這是佛學院教會我的「轉念」,換位思考應對困境。
佛學院一期一會的相遇實屬難遭難遇,每一屆同學都有不同的因緣。大家能相遇一起、一同相互學習,可以說是奇妙的緣分。疫情當下,何不給自己一個沉靜心靈的時間,報讀雲端佛學院或實制佛學院,讓自己無論在生活、佛學上都有一個全新的認知。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