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佛光山叢林學院與東禪佛教學院共用遠距教學,從第一堂課由妙光法師開講大師的《一筆字》至如常法師和永融法師的《認識佛寶山》、覺元法師的《認識法寶山》等,內容生動感人,從這些課程中,同學們漸漸瞭解開山大師人間佛教發展的根源,由衷的感恩大師踏出了佛教艱巨的第一步,才有他們今天學佛的因緣!
一筆字的內涵—–妙光法師
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教授《一筆字》,解讀大師幾十年來精進不懈,寫下背後蘊含的浩瀚法義外,說明大師寫一筆字的因緣、度眾而不遺餘力的付出。雖視力不清,但依然善用時間寫字。如今已成就了許多的教育推廣,乃至於辦大學與建寺院、祝福及啟發世人,成立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把中華文化從臺灣到中國再推廣與傳承到全世界 。
妙光法師風趣幽默的分享翻譯一筆時的的種種困難與挑戰,當要放棄時,突然看到大師的字躍然於眼前,“再苦也要堅持到底,再累也要不忘初心。”令她非常慚愧。大師在身體不便的情況下,也能把生命發揮到極至,把佛法融入到了一筆字,讓人看得懂,記得住、做得到。
認識佛寶山“佛陀紀念館”—–永融法師
10月18日,佛陀紀念館副館長永融法師從《致護法信徒的一封信》中。娓娓道出大師建佛陀紀念館的因緣,以及過程的艱辛。大師在眾多反對票的情況下,依然堅持建佛陀紀念館,並親自設計,做輪椅測量土地,勘察場地等。現今佛陀紀念館成了臺灣的地標,成為了佛教的歷史博物館,為佛教、為宗教、為世界搭建起了和平溝通的橋梁。
認識佛寶山“大覺寺白塔小學”——如常法師
10月04日,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緣于南京天隆寺布展美術館的因緣,法師親自前往大陸實地考證了大師一九四七年在白塔山當校長的歷史腳印,與同學們分享年輕時的大師。當時白塔國民小學學生共二百八十人,老師很少,大師一人身兼數職,從教務到訓導,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大師的教學方式非常的生動活沷,且很有愛心,如今大師的同學都已經80幾歲以上了,談起大師當年的教導依然感激不盡。
一九八九年大師重返大覺寺建祖庭,經過大師十多年的努力,現今的大覺寺已是全國的模仿寺院了,白塔村也已經是全國重點示範村了,更重要的是人間佛教推廣教育文化的理念受到全國寺院的菁睞。康盛同學表示,原來大師慈悲的性格是從小養成的,這堂課讓他與大師的距離越來越近了,變得不再遙遠。
認識法寶山“藏經樓” —-覺元法師
10月25日,佛光山藏經樓堂主覺元法師《從法寶山藏經樓談星雲大師的遠見與智慧》。從建築到組織架構。覺元法師說:星雲大師常常叮囑修道人該有的“四給”的精神。法師告訴同學們做自己的主人“不管晴天雨天,看你自己要怎麼畫,因為你就是畫家”。在待人處事上“要人尊重,就要把態度放好”。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