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每一次的緣聚,就註定會有緣散的一天。時間飛逝,東禪佛學院在菲律賓參學的行程已將近尾聲。「煙霧山(Smoky Mountain)」又稱「垃圾山」的貧民窟社區,是這次菲律賓出外參學的最後一站。「垃圾山」為馬尼拉「貧民中的貧民」尋求溫飽之處,當地居民靠撿拾資源回收為生,也讓同學見識他們生存條件極為惡劣的情況。
劉嘉欣同學感嘆,見到「垃圾山」的小孩在垃圾堆裡玩耍,突然覺得自己身在馬來西亞很幸福,也很幸運遇到佛光山。期許自己要懂得感恩知足,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不要埋怨。
為迎接各國參學團的到來,6月20日東道主菲律賓萬年寺舉辦跨文化之夜,有8個國家的學生參與。東禪佛教學院學生以《馬來西亞民謠》和英文話劇《佛學院的一日》節目與在場嘉賓分享,此外,並烹調馬來西亞美食,包括椰漿飯、咖哩麵、咖哩角、印度煎餅和拉茶等美食與眾結緣。
來自不同國家的同學們,共同把節目做得有聲有色,顯示人間佛教「集體創作,同體共生」的精神。彭師婷同學說,以前有上臺恐懼症,如今已減了大半,這要感謝佛光山、佛學院給她一個可以學習改變、成長發展的平臺,讓自己放心去突破。
菲律賓佛光山總住持永光法師21日為眾開示,提及出家33年的他,感謝星雲大師的栽培與在旁學習的因緣。在佛學院學習雖然只有一年,卻是生命中最精彩的一段。大師以教育起家,如今已有5所大學、2所中學、5所幼育院、16所佛學院遍布全世界。
他讚歎馬來西亞是個美麗國家,佛光山的法師有不少人是馬來西亞籍,在依循大師指導下,為現今的大家鋪了很多弘法路,鼓勵佛學院學生要不忘初心,發恆長心,愛惜因緣、把握因緣、善用因緣、廣結因緣,未來能為佛教、為生命發光發熱,走出不一樣的人生。
談到菲律賓28年弘法史,他強調,做人要像蓮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污泥也是養分,使它長得更漂亮。「我們要有陽光的思考,明白生活中的煩惱與挫折,都是讓我們成長的養分。」提醒大家常常檢視自己的心,「試問佛陀有在你心裡嗎?上帝有在你心裡嗎?大師有在你心裡嗎?若有,則離佛更為接近了。」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