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5天環島道場參訪之旅,6月26日馬來西亞東禪佛教學院師生回到佛光山總本山法身慧命之家。在叢林學院知顯法師和知應法師帶領下,參訪各單位及叢林學院女眾學部。當年,星雲大師以教育為主的理念,首先建立佛學院,為了培養佛教人才。叢林學院是僧伽教育的搖籃,寧靜的修學道場,培育了千餘位出家眾及社會弘法的在家眾。
隨後前往大悲殿、大雄寶殿、美術館等參觀,說明大悲殿是佛光山第一座殿堂,並介紹殿堂的緣起和典故,讓學生有初步的認識。
各單位巡禮後,叢林學院邀請《佛光大藏經唯識藏》主編滿紀法師,為同學們主講「認識編藏處─佛光大藏經」。法師拿出古代的藏書與現代藏書,考考同學們的眼力,進而說明編藏的緣起和過程。以前的藏經都是古文,現代人幾乎90%以上都看不懂。星雲大師為了讓人們方便閱讀,所以創立編藏處,翻譯各種藏經,讓人看得明白,讀得懂,可以一窺佛法深奧。滿紀法師指出,編一本藏經需要花8年的時間,它是重要的佛學作品,編藏的目的為了讓人讀懂藏經。同學們對編藏人員的精神由衷敬佩,明白老師一直強調要珍惜經典的意義。
學生林佩儀分享,一直以來在佛學圖書館都看見《大藏經》,今天方知重編大藏經的程序如此耗神、耗力、耗時間;讓她想到人生中常羨慕別人的成就,殊不知成功背後的一番努力。一個人的成就,就如編輯一本書,想要哪一個等級,自然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和代價。她感恩老師的分享,也感恩編藏處所有人的用心與付出。並自我祈願能讀懂藏經,讀懂人生。
此外,東禪佛教學院也參訪台灣各佛光大家庭,受到各地住持的鼓勵和嘉勉,嘉義圓福寺住持覺禹法師勉勵同學,要懂得融入佛光山一切人事物,才能體悟佛光人的精神。不要輕易放棄,要往前看,面對一切挫折。
台南福國寺住持妙詠法師分享曾一度因八八水災嚴重受創,許多設備毀損,不得不重建。然而,寺廟因為重建後變得更莊嚴,也間接接引不少信徒。就如當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問題時,應正面去面對,因為困難背後都埋藏著意外的收穫。只要有願力有發心,諸佛菩薩必會保佑。一句句至理名言烙印在同學們的心里,激勵大家前進的步伐。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