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周日班李寧同學
下班吃完晚飯後匆匆忙忙就趕到星洲日報社,一顆好奇又好學的心促使我在開講前抵達講堂。通過高教授的自我介紹,才瞭解到他已經81歲高齡,可是目前講臺上的人物完全只有50歲的模樣,思維敏捷,笑聲爽朗,詼諧幽默。這也深深表達出一個人的思維意識和觀念是受多年教育經歷、閱歷共同累積的結果。
高教授是一位經濟學家,當他談及自己做了一生學問,與星雲大師30多年的好友交情,更讓我對眼前的這位長輩心生敬佩。曾經有人問高教授,您一生中最敬佩哪些人?高教授義不容辭的回答東方只有一位——那就是星雲大師。大師的細心、慈悲、智慧讓他深刻的明白了舍與得。星雲大師所提出的人間佛教包括宗教、藝術、教育、倫理、文學等各個方面,它是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大師也說過:做什麼,像什麼,要有專注的精神,支持的力量就是讀書。
通過高教授的分享瞭解到財富分為有形和無形,一部分是你合理、合法的擁有和積累財富,分擔與分享社會責任;另一部分則是你內心深處所具備的智慧。而經濟學上所講的機會成本,則是你在利用實踐後的舍與得。請相信,好人一定有好報,有佛法就有辦法。我做了一生學問總結三句話送給大家:一是好好做人、二是好好做事、三是好好讀書。這也是我們人間佛教所提倡的三好精神,“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只要認真做好這些,那麼人生一定會是美好的。同時,覺誠法師談到,健全的人格、誠實的付出,一定會有好報的。成功沒有秘訣、就是做好當下的每一件小事。王力行董事長也分享到:世界是一半一半的,擴大好的一面時,壞的一面自然會縮小。關懷和包容就在簡單的事情上。
其次,高教授的團隊為了獻給佛光山50周年慶以及大師90歲生日,特別拍攝了一部影片《不忘初心》採訪了各界名人與大師的因緣。從影片的分享中,可以深深體會到大師帶給大家不同的緣分,也就是這一份緣,這一種慈悲和智慧,使大家在絕望中重生、在失敗時堅持、在謠言中反省、在痛苦中成長。
最後,高教授勉勵青年人一定要爭氣,要有堅定的信仰,要不斷學習、不斷改變自己的技能,堅持閱讀,不斷進步,正直、認真的做一個傳播正當理念的人,這樣你的每一步才走的非常明確和踏實。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