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馬來西亞佛教總會長老比丘尼暨柔佛巴魯法霖學苑住持繼歡法師,應邀前往東禪佛教學院分享弘法經驗。風趣幽默的言談帶給大家歡喜快樂,現場笑聲掌聲此起彼落。
繼歡法師表示,年輕時因為聽到星雲大師作詞的〈祈求〉而開始學佛,並在一次短期出家的因緣,毅然決然長期出家弘法利生。他分享,自己很有福報,早期星雲大師到全馬各地弘法時,常有幸能當司儀,並能親近大師。
繼歡法師以「享受辛酸苦辣,多姿多彩」分享其30餘年來的弘法歷程,鼓勵大家學佛要像火碳一樣耐燒耐熱。趁年輕把佛學基礎打好,將佛法實踐在生活中,成為一個真正的修行者。每逢回到早期出家受戒的道場,看著師父竺摩長老的畫作時,就反照自己的行為,是否在弘法利生的道路忘卻了初心,常常以師父的「憂道不憂貧」自我檢視修行是否如理作意,合乎佛法。
繼歡法師感嘆早期弘法條件不佳,交通與通訊設施都不如現在,但法師們克服重重困難,堅持至今。他打趣的說:「三寶飯不易吃」,但若是明白自己學佛的意義何在,困境就會迎刃而解。與星雲大師的「有佛法就有辦法」理念不謀而合。並強調,遇到挫折與沮喪時,要堅強地接受、面對它,不要像草莓加榴蓮,承受不了外在的打擊。
「不停地埋怨無法解決問題,只會忘卻反觀自己的內心。」繼歡法師鼓勵大家,閱讀大師的《釋迦牟尼佛傳》,還有歷代《高僧傳》,從中看出佛教的內涵與思想,學習佛陀與諸位大德在境界來臨時的堅毅不拔精神。也叮嚀當今佛教青年要培養有愛教、護教,並勇於承擔的責任,將佛法融會貫通在生活上,勤修福報,累積未來的資糧。
繼歡法師獲得大馬佛教界多方的肯定,他卻謙虛地認為自己不過是秉持竺摩長老教誨「為了佛教,要發心弘法」的無我奉獻精神,讓人深感欽佩。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